中国大刀,真的可以完胜日军刺刀吗?抗日神剧进行了艺术夸大

抗日影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:八路军战士手持大刀,在近身战斗中轻松砍倒日军,就像切菜一样简单。这种画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,很多人因此觉得大刀是八路军在抗战中近身格斗的...


抗日影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:八路军战士手持大刀,在近身战斗中轻松砍倒日军,就像切菜一样简单。这种画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,很多人因此觉得大刀是八路军在抗战中近身格斗的制胜法宝。

说白了,那些抗日剧里把大刀吹得神乎其神,其实都是编出来的。当时用大刀和鬼子拼刺刀,纯粹是没办法的办法,根本算不上什么特别厉害的武器。

抗日时期的大刀队赫赫有名,中国军队用大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要从1932年说起。那年,日本军队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,突然袭击了驻扎在那里的19军,战况十分紧张。

19军指挥部向第5军求援,增援部队到达后,士气明显提升。然而,面对日军猛烈的进攻,他们仍然节节败退。

日军特别热衷于在战场上使用刺刀突击和集体拼刺战术,他们坚信近身肉搏最能瓦解对手的斗志。面对日军的刺刀攻势,19军的士兵们毫不犹豫地挥舞起大刀,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近身搏斗。

日本军队在战场上遭遇了中国士兵的勇猛反击,他们挥舞着锋利的大刀,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。经过长达33天的激烈交锋,日军最终不得不撤离战场。这场战斗不仅让日军感到意外,也成功阻止了他们的试探性进攻。

正是这场战役让19军的大刀队名声大振,不过他们的刀法并非首创,这还得从西北军阀冯玉祥说起。

冯玉祥带兵有独到之处,他清楚西北军的装备远不如其他军阀,于是特别注重锻炼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格斗能力,用这种方式来平衡武器装备上的不足。

西北军之所以厉害,靠的是两样看家本领。首先是严格的体能考核,想往上爬,必须通过各项体能测试,这是硬性要求。其次是大刀战术,这种武器操作简单,只要练好基本的劈砍招式,就能在战场上发挥出强大的杀伤力。这两样东西,就是西北军立足的根本。

冯玉祥很清楚,面对枪炮,只用刀剑等于自寻死路。为此,他专门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战斗方法,这就是后来西北军大刀队的由来。

大刀队的战士主要使用大刀和手榴弹,而军官则携带驳壳枪和大刀。这支部队主要参与进攻和反击任务,为了更好地发挥近距离作战的优势,他们还特别进行了夜间战斗训练,成为最早专注于夜战的作战队伍。

这支特殊的大刀队刚上战场就展现出惊人威力,在军阀混战中把敌人打得心惊胆战。冯玉祥看到效果如此出色,立刻下令西北军各部队都要组建自己的大刀队。

1933年,长城保卫战中,日军又一次领教了中国军队大刀的厉害。这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队伍,正是来自上海的19军大刀队。他们刚刚在一年前打出了威名,如今再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。

喜峰口战役中,29军前几天打得非常艰难,日军火力太猛,部队损失惨重,阵地眼看就要失守。危急关头,29军果断派出自己的大刀队投入战斗。

29军延续了西北军的传统战术,派出大刀队在深夜对日军发起突袭。日军万万没料到,已经看似溃败的中国军队竟敢反扑。面对大刀队的迅猛攻击,日军措手不及,完全来不及组织有效防御,结果被砍死了300多人,战场上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。

日军向来以擅长近距离作战而闻名,但这次却栽在了29军的大刀队手里。那一晚,29军就干掉了上千名日军,还顺手缴获了11辆坦克,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。

喜峰口战役让日军内心受到巨大冲击,国内舆论为之震动,大刀队因此声名鹊起,被视作战神般的存在。随后,各地抗日队伍纷纷效仿组建大刀队,八路军也不例外。

大刀队在战场上能打赢,靠的可不是什么传说故事。真正关键的是他们晚上偷袭的战术,出其不意才是制胜法宝。

当大刀队声名鹊起之际,当时担任北平军委会委员的黄绍竑就指出:大刀队在战场上实属不得已而为之,媒体过分夸大其作用,可能会适得其反,带来不良影响。

黄绍竑说得很有道理,大刀在冷兵器里并不算特别厉害。抗战时用的大刀,通常有四斤重,挥舞起来特别费劲,砍几下就让人累得够呛。

大刀这么沉也是没办法的事。那时候咱们国家炼钢技术不行,刀身要是不做厚实点,砍几下就容易卷口或者断掉。

从制造技术来看,日军的指挥刀甚至普通士兵的刺刀,质量都远超大刀。此外,大刀在实战中存在一个明显不足,那就是它的攻击范围有限。

在近身搏斗中,武器的长度往往决定了优势。中国士兵虽然手持大刀,但一旦失去先发制人的机会,就容易被装备刺刀的日本士兵反制。

实战中像喜峰口战役那样用大刀取得胜利的情况非常罕见,绝大多数时候,中国军队在近身肉搏战中往往处于劣势。

据一位八路军老战士回忆,有一次我们一个排的兵力去围剿日军一个班,没想到在拼刺刀的时候反被日军打得伤亡惨重。关键问题在于,面对早有防备的日军,我们的战士连靠近敌人都很困难。

到了抗日战争快结束的时候,八路军也不再主要用大刀进行近身搏斗了。他们开始学习苏联军队的刺刀战术,用来提高自己的拼杀水平。同时,部队里还经常组织实战演练,让大家不断练习这些新学的技巧。

八路军采取的这种战术彻底扭转了中国军队在白刃战中的劣势,即使遇到兵力占优的日军,他们也能凭借巧妙的战术以寡敌众,取得胜利。

拼刺刀成了我军的一大看家本领。后来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,在首场与美军交锋的云山战斗中,双方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刺刀见红的近身肉搏,试图迅速击垮对方。

美军压根没料到会碰上这么硬的对手,志愿军白刃战的气势让身材魁梧的美军士兵都吓破了胆,这场战斗的胜局就这么定了下来。

这篇内容的出处是:

资料.汉典 [引用日期2014-08-9]



相关资讯